鉴往知来,向史而新

——研究生院党支部参观“孙中山纪念馆”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发布人:王菁 编辑:李研 发布日期:2023-12-08

伟人手创,遗泽余芳。恰逢学校99周年校庆,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复展揭幕,11月23日,研究生院党支部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实地参观“孙中山与中山大学”主题展,深入学习孙中山先生崇高理想和伟大精神。历史学系党委书记柯伟明教授陪同并进行了相关讲解。
 


       孙中山纪念馆的前身是1953年11月12日成立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建立的第一家孙中山纪念机构。1972年12月宋庆龄为纪念室题名“孙中山纪念馆”。1994年10月,孙中山纪念馆迁入我校永芳堂。2021年8月,永芳堂改造落成后,由历史学系牵头启动孙中山纪念馆复展项目,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校友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本次参观主要是设在纪念馆一楼的 “孙中山与中山大学”主题展览。展览共分为渊源深厚、亲自擘画、定名中山、薪火相传四个部分。通过学习前两部分,了解了孙中山先生求学和创校办学的经历,这部分讲述了先生与中山大学的密切联系;后两部分主要是中大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深切怀念和中大学者对孙中山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先生曾说过:“我一生最大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好读书,我一日不读书,即不能生活。”看到馆内先生求学时期的书籍、棉袍、奖品等物品,仿佛看到了先生青年时期孜孜不倦、辗转求学、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求学时光。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永久纪念创办人,1926年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以中山先生创校特点及其革命精神为中心,参考校园建筑等特色,设计了形制典雅、寓意深刻的校徽,成为一代代中大人引以为豪的情感纽带。

在参观了中大师生、校友一起努力收集、展示的中山先生的理论成果、思想论著后,还了解了学校持续深入开展关于中山先生的学术研究、学术平台搭建以及学术交流等工作,这也让中山精神在海内外薪火相传。

此次生动、真切地参观活动,让全院同事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洗礼,大家不仅感受到了中山先生艰苦求学的经历,也对中山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站在孙中山亲笔题写的校训旁,大家纷纷表示在新时代国家建设中,要继续传承孙中山先生爱国精神,立足自己的岗位,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履职尽责,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