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踏上教坛,教育教学实践正式启动
近日,随着校外导师课程的结束,中山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正式拉开序幕。中山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深圳实验学校、珠海市第二中学、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深圳中山大学附属学校等14所中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协议,31名研究生根据个人专业方向及兴趣,分别进驻这些优质中学,开展为期数月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践内容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及教育研习等,旨在深化学生对基础教育的理解与实践经验。
中山大学“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学校
深入一线感受教育真谛
数学学院林琦龙同学和化学学院涂嘉浩同学将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作为实践基地。实践首日,十六中校领导与两位同学进行了亲切交流。随后,在校外导师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年级组并聆听了一节课,深刻感受到每个精心设计的课堂背后都凝聚着教师的辛勤付出。两位同学表示,他们深切体会到十六中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视,感受到学校踏实的学风和先进的治学理念,决心以谦虚的态度继续投入教育教学实践中。
十六中党委书记王勇、教导处副主任王武骥、高二数学备课组长温伙其与学生合影(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供图)
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型
生命科学学院胡倩同学在广东实验中学开始了她的教育实践之旅。遇到曾经的学姐姚静老师担任校外导师,胡倩更加珍惜此次实践机会。姚静老师认真负责、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令她深受感染。胡倩表示,从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过程,是从“回答问题的人”转变为“提出问题,并且提出好问题的人”。面对学生时,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步步为营。
胡倩同学在教室聆听一节生物课(胡倩/供图)
首次登台试讲体验
同样去广东实验中学实践的还有数学学院(珠海)王子怡同学,她选择省实初中部实践,将其视为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闻熠老师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校外导师,他不仅亲自讲述教学经验,还安排了南山班的数学教师和初三数学备课组长共同指导。在听了六节课后,闻老师鼓励王子怡以小班形式上台试讲。她精心准备了一节习题课,尽管起初感到紧张,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使她渐入佳境。闻老师对她的表现给予肯定,指出成功迈出教学第一步的关键在于“能”“敢”,再追求“优”“专”。王子怡表示备受鼓舞,希望早日站上真正的讲台。
王子怡同学给学生试讲一节习题课(王子怡/供图)
回归母校续写教育梦想
化学学院关棋心同学回到了她的母校——广州市第二中学,开启了她的教育实践生涯。回到熟悉的校园,她既有亲切的感动,也满怀从教的热情。关棋心表示,二中是她对教师职业产生热爱和向往的起点,这里的老师们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她很多帮助,更以关怀和支持陪伴她成长。实践第一周,她聆听了两节试卷讲评课,深刻体会到老师们在讲评中的耐心与技巧,每一个知识点的细致分析、错题的引导讲解都让她感受到教学的精细与用心。她希望在实践中不断向校外导师学习,逐步积累自信,未来也能成为一名给学生带来力量的老师。
关棋心同学重温母校愉悦的氛围(关棋心/供图)
参加论坛开阔教育视野
11月15日,张清宇同学跟随他的校外导师——广东实验中学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壮宇,参加了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粤港澳同一堂课”中小学智慧课堂交流展示活动。该活动围绕AI助教、AI助学、AI助研等模块,探寻了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联系。在活动中,张清宇体会到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与应用价值,认识到情景导入、引导式设问、问题链设计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他表示,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尝试将人工智能引入中学课堂,引领教育数字化的时代潮流。
张清宇同学与校外导师杨壮宇合影(杨壮宇/供图)
共建合作桥梁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作为另一个重要实践基地,迎来了多位中山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11月4日的师生见面会上,中山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与珠海中大附中校领导、各自校外导师依次见面。珠海中大附中教研室主任苏宪垣详细阐述了实践工作的整体方案,并勉励同学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此次实践,勇于提问、勤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同时,他还明确了导师的职责,强调导师应全方位指导各位同学,在教书育人、班级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倾囊相授。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与质量管理处副处长马显锋也发表了致辞,他首先感谢珠海中大附中对“国优计划”的大力支持,并寄语同学们要珍惜这一宝贵平台,不仅要精进教育技艺,更要涵养教育情怀,为将来投身国家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中山大学将全力做好后勤保障,为教育实践保驾护航。
中山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与珠海中大附中校领导、老师合影(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供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的培养离不开点滴的积累和辛勤的付出。从教育学课程走向中学课堂,中山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需要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希望中山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立科教兴国之大志,做立德树人之大事,既着眼广阔的未来,又用心对待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努力成为教育领域的栋梁之材。
